【教学案例】第二节非洲第二节非洲(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4.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5.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4.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5.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6.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与种族平等的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2.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3.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4.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难点:1.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2.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3.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讨论、讲授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在哪些地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那几个?它们各位于哪几个大洲?(展示图片,学生据图回答: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学习它所在的大洲——非洲。(小结:利用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发散思维,贯穿学科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直接理解。导入也就直截了当。)板书:第二节非洲二、讲授新课1地理概况1.非洲洲名的由来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2.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3.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部分的教学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及读教师出示的非洲地形图就能了解整个非洲的地理概况。教学较为直观。)㈡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由北向南依次是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2.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5.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