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纲解读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知识梳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知识梳理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复写纸片.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后;(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基本实验要求】电磁交流电源无滑轮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答案知识梳理3.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后;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长木板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大些答案知识梳理【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处理的方法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如图)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a=a1+a2+a33知识梳理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___________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2)Δ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4)Δx=aT2,因为T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也为恒量,所以Δx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斜率𝑥𝑛+𝑥𝑛+12𝑇返回答案考点一基本仪器及纸带数据处理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一般使用4~6V的直流电源B.安放纸带时,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上面C.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D.最好在接通电源的同时,放开小车能充分利用纸带,打上较多的点√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13解析答案考点一基本仪器及纸带数据处理2.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Δt越小,就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213解析答案考点一基本仪器及纸带数据处理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02s1.00cm1.70cm0.70cmt=5T=5×0.02s=0.10svC=xBC+xCD2T=0.90+1.102×0.1cm/s=0.100m/s.0.100m/s213解析答案考点一基本仪器及纸带数据处理认识“两种仪器”,区别“两种点”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①电磁打点计时器:4~6V的交流电源.②电火花计时器:220V的交流电源.2.气垫导轨:导轨小孔中喷出的气体使滑块处于悬浮状态,减小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阻力.[知识小结]考点一基本仪器及纸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