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独:独自一人。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思考:此时的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一片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寂寞)古诗概意: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我看着山,山看着我,怎地飘向远方。我看着山,山看着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只有敬亭山才是我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只有敬亭山才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最知心的朋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相看:对看;对看;厌:厌:满足。满足。(“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足。)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的情感。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色互为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平静的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湖光秋月两相,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像白色银盘.像湖中的一颗青螺一颗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吗?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还有“江城子”、“菩萨蛮”等。词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ān风景旧曾谙。..旧:从前。曾:曾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无比怀恋之情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