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宗教【课标要求】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教材(联系与三大宗教有关的前后知识)和相关的故事资料、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现象,分析三大宗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如何对待宗教信仰自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以政策、法律为准绳处理问题的能力。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重点难点】一、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思想和影响。二、难点:三大宗教的实质。【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演法、读书指导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放映幻灯片1,先后显示“如来佛像、观世音坐像”;“八仙、福禄寿三星”;“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聪明的阿凡提”。请学生说说这些人和物的名称,与什么宗教有关?生:……师:学生答后指出,这四组人物图分别与四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关,这些宗教至今已成中国化的宗教。但是,这些宗教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请同学们说,哪一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哪些是外来的宗教?生:……师:学生答后指出,全世界有近一半人口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因此,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同时,放映幻灯片2,显示《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三大宗教分布的主要地区。然后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世界性的宗教的?中国政府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你对宗教有何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同时,放映幻灯片3,显示课题及授课要点:即板书设计的内容。并向学生说明上述六个要点也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新课之前,先给你们发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然后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故事。学习新课:一、激趣夯基;知识链接师:把课前准备的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分发给每个学生,并选三个胆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演讲故事。根据需要在展示台上先后展示:释迦牟尼苦修像、出游感苦图、释迦牟尼像、佛教徒和尚和尼姑;耶酥像、《最后的晚餐》“基督教标志十字架”图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图片、基督教信徒教士和修女;穆罕默德像、穆斯林的装束。(目的是激趣、活跃课堂气氛。因为枯燥的宗教知识编成故事由学生一气呵成地讲、自己看比老师讲更有趣,这样就能达到“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的目的)生:一边看资料一边听故事。师生:学生讲完后,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放映幻灯片4。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宗教名称产生背景创建时间地点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传播影响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三藏》基督教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耶酥《圣经》伊斯兰教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穆罕默德《古兰经》注:1、三大宗教产生背景(学生看书后归纳,老师补充讲解,同时放映幻灯片5、6、7小结)⑴佛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劳动人民强烈反对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专横统治,刹帝利不反对等级制度,但要跟婆罗门争夺四个等级的首位,于是,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