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摘自《中国兄弟连》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1.黄埔军校的创建2.北伐战争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民党“一大”会场国民党“一大”会场黄埔军校旧址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20多公里的黄埔长洲岛。2.黄埔军校创建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主席台上右起:宋庆龄、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总理孙中山总理孙中山3.作用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7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7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黄埔军校建校85周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统一。二、北伐战争二、北伐战争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吴佩孚1873~1939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孙传芳1885~1935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北伐的主要对象北伐的主要对象北伐军出师前誓师阅兵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1926年7月9日,广州人民举行集会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7月9日,广州人民举行集会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战争》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叶挺叶挺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冯玉祥(左一)五原誓师大会上冯玉祥(1882~1948)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伐军攻克武昌1926年9月,北伐军先后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1927年元旦武汉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想一想,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想一想,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①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②国共两党合作,协力反对北洋军阀③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④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⑤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的正确⑥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⑦苏联的支援⑧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被关押的革命群众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蒋介石组成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的报道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夏明翰(1900~1928)夏明翰牺牲前写的诗孔祥熙陈立夫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统治宋子文蒋介石陈果夫黄埔军校的创建——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北伐的胜利进军——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开始1.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A.湖南、湖北B.江西、湖南C.江西、湖北D.江西、江苏A2.(2009·眉山中考)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在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A.辛亥革命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2.(2009·眉山中考)鲁迅先生深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