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一)初步建立2.内容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①通过《共同纲领》③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和纪年法3.作用:暂时代行职能一、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大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召开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发展1.1954年职能转变: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①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内容:②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意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一)条件:(二)确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③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时机成熟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普选召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一)依据:(二)内涵:前提:坚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核心内容:自治权原则:民族平等(四)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实践:《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自治区、自治县(旗)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海外华侨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参与1949年政治协商协会议的代表代表的广泛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议会制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主体阶级不同活动原则不同国家权力中心政党在政权组织中活动方式共同点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总统或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比较1、都是国家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选民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选出代表产生)间接选举内容: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特点: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享受民主广泛程度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比较我国民族自治区域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实施群体不同:主要作用不同:享有的权力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前者是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后者是港澳同胞当家作主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前者没有后者享有高度自治权;拓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