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廉政管理调查汇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反腐倡廉建设,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管理对策选择,达到有效预防腐败的目的。财政部门作为各级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管理着人民的“钱袋子”,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财政领域预防腐败必须抓住各项财政权力运行的轨迹,以防范廉政风险为核心内容,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做到事先预防、化解风险、遏制腐败,实现财政廉政风险能控、可控、在控。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研究,是财政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惩防体系行业构建的重要课题。一、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大意义(一)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打造阳光财政的迫切要求。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掌握着大量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权,重大项目预算的建议权,重要生产要素资源的调配权,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监督权,可以说手中具有一定的权力。我们财政部门相应权力和滋生腐败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民,也容易滋生腐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公正用权、用权为民。另一方面,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不仅关系财政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也关系到各级各部门廉政工作的需要,更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财政部门应履行起职责,严肃查处和纠正各级各部门在资金运行上违反党风廉政建设和财经纪律有关规定的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二)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强化宗旨意识、维护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财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方面,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第1页共6页资金安排上更多地向困难群体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的环节倾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三)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适应公共财政资金规模扩大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需要。随着公共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广,财政服务对象有了很大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出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全国一年是二千亿元,现在每年达到十万亿元,而且不少项目资金面向社会,面向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一项财政资金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能不能把党的温暖送给人民,大家关注,防止流失,责任重大。因此,保障每一笔财政资金的运行安全,要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资金内控机制和财政资金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四)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适应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发展的需要。建设公共财政体制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需要不断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对财政分配管理监督权和行政管理权以及其他权力进行规范,需要明确监督定位和完善工作流程,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公开、透明、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二、财政廉政风险的成因分析(一)思想道德滑坡。近年来,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种种影响,一些消极的甚至腐朽的东西逐渐滋生起来,从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个别财政干部放松思想改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是自律性不强。对自身要求不严,为人不讲操守,不重品行。有不良的嗜好或生活习惯,热衷于吃喝玩乐等。二是原则性不强。不作为或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利用公职身份接受礼物或宴请等。三是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消极,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缺乏责任心,导致工作出现问题或失误等。从财政系统看,近第2页共6页几年来先后有一批领导干部因行贿、受贿、贪污各类腐败问题纷纷落马,如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