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II复习要点参考整理:罗成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人口出生率高低的界线:1.5%;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界线都是1%;一国的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一般这种社会定义为老年型人口社会.2.自主学习能力测评(以下知识点均为测评的)P4的表,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本页的⒉掌握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3.P5的表,知道三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及人口增长特点;本页的思维拓展的(2)(3),特别是它们的弊端方面;掌握本页的⒋的三角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4.P11的两个表,掌握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强调点,大小关系,知道共同点,理解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5.P15的知识点一⒉理解人口迁移的3个标准:①人口出现空间位移,②跨越行政区域界线(县界、省界、国界),③时间限度(一般一年以上甚至永久).6.P16的知识点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2.,.3.,4.7.P18知识点三,了解人口迁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有利及不利的影响。8.P20的课前预习二1.,2.(1)(2)(3),三.1.2.3.4.第二章1.P28三、1.(1)(2)(3)2.P30的3个表;P31的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的表3.P32的右下角的表: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比较。4.P33左边的图:知道横、纵坐标的意思,图中A、B、C及线的意义;理解本页右上角两个图;理解本页右下角(5)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及功能。5.P35的表格,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内容。6.P39的知识点一1.和2.:城市化的概念及标志.7.P41右上角的表、了解知识拓展的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8.P45的二.城市环境问题1.2.3.。9.P46表: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0.P47的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3.逆城市化(1)原因①②、(2)表现11.P51的专题二的1.(1)(2),2.的表格,P52的3.及表格第三章1.p54一.1.(2)2.p55的表格3.P56右下角的表及知识点二的1.2.3.4.P61,了解表格6.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7.水稻种植业(1)(2)(3)。5.P62表格: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6.P63的2.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1)(2)。7.P65的3.水稻种植业的表(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优势、(2)水稻种植业特点及分析。8.P69左上角的表;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9.P71左边的表: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等。10.P73的4.工业与环境(1)(2),特别要理解右下角的图:不同污染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11.P77课前预习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2.(1)(2)(3)。12.P79右下角的表:不同地区的聚落分布、交通格局、聚落形态。13.P81知识拓展的表: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差异。14.P84专题一:风向玫瑰图的判读①②③及①②。第四章1.P87课前预习:一、2.3.;二、1.2.3.;知道环境问题的概念。2.P88右边的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3.P89了解表格: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4.P93预习:一、1.2.3.;二、表格。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5.P99理解两个表的内容,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4个基本内涵。6.P103课前预习:一、二、三、四。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7.P104的两个表:知道传统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区别;了解循环经济、工业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了解知识拓展的1.清洁生产。复习方法参考:1.把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的课前预习都做过一遍,知道课本的知识点和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地理规律和理论。2.把做过的地理单元试卷和周测试题整理复习,特别是做错的地方,再理解消化。3.总结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4.多看看练习中中等偏易的题目,不花太多时间做复杂题目。5.会看懂重要的图表,会运用学过的理论解答新问题。201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