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地理必修1单元过关系列练习题(三)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部分。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A.物理演化过程B.化学演化过程C.生物演化过程D.大气演化过程2.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4600页的书,那么地球演化历史的五个代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哪个代()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4.大量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代是()A.志留纪B.石炭纪C.寒武纪D.二叠纪读下面“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5-7题。5.图中全部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地层①~④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7.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8.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植被B.土壤C.地貌D.水文9.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中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河流上、中游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上、中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10.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相符的是()A.化学风化作用显著,物理风化作用微弱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作用微弱C.流水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11.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C.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D.动物的迁移作用第飞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www.ywzx8.com)第第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高中地理必修1(三)第1页(共4页)2012级地理必修1单元过关系列练习题(三)12.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C.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还耕D.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损耗1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14.下列地理环境中,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A.云贵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15.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D.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变化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17.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属于()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现象18.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D.沿经线方向的分异19.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高低不同B.海陆分布不同C.地势高低不同D.大气环流不同20.下列地理环境中,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D)A.云贵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21.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大陆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