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b)社会七下P22—75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或地理分区)概况请说出四大地理区域所涉及的地形区地理区域地形气候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南方地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区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和地形。气候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导致气温和降水的不同。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夏季相差不大,冬季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北方地区平原、高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影响显著,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冬冷夏热,降水少,气候干旱,温差大。自然环境显著特征:干旱青藏地区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受海拔地势影响显著,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显著特征:高寒我国南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人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1.南北方的划分:秦岭淮河⑧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①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②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基本一致;③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基本一致;④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⑤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⑥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⑦是东部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3.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比较比较内容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成因分析自然环境地形平原、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气候气候类型及特点温带季风气候,比较干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湿润都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普遍高温1月均温低于0℃高于0℃纬度不同造成冬季南北温差大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800毫米以上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南多北少河流特点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河湖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耕地(南田北地)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南方降水量和热量都高于北方人文环境农业耕作特色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栽培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民居特色注重防寒取暖、门窗密闭,屋顶坡度小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坡度大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饮食习惯(南米北面)喜欢吃面食喜欢吃米饭与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交通工具(南船北马)基本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皆发达与降水量、河流有关注:南北方差异的形成,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引发了其他一系列的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我国东西部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1.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划分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内蒙古、陕西、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湖南湘西和湖北恩施两个自治州。广义东部地区东部沿边沿海地区包括13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2.中国东西部自然、人文差异比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位于季风区,靠近海洋,气候湿润,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较差,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资源、环境水资源、人力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缺乏,草场资源、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人口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人口稀少,素质低,技术人才缺乏经济发展状况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交通、通信、教育落后,城市较少,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生活水平较低3.东部、西部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东部西部优势①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