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互联网+”时代呼唤教师终身学习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这就要求我们新时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崇尚学习,育人先育己,这样才不会落伍。“互联网+”时代呼唤教师终身学习!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就是“老古董”!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教育就无从实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1、累计专业知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学中越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把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将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以及office2010的技术等等。2、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其次,要能研究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另外,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终身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3、职业的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是从事职业活动时遵循道德规范和工作规则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与品德,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放眼大千世界,对学生培养立足于知识学习的三五年,放眼于人生成长的三、五十年。教师的道德引领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行业的职业者所不具备的,社会对教师寄寓着厚重的希望,对教师形象的塑造也就有着近乎完美的苛刻标准。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4、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现在所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尽早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因材施教。教师必须认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总之,新世纪的教师应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