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中的英雄人物•1甲午大海战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影响•4、《马关条约》的影响【重点】本课内容古老的中国与日本本来是友好邻邦,尤其古老的中国与日本本来是友好邻邦,尤其在文化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发动了在文化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发动了侵略战争。侵略战争。日本为什么会发动对华战争?日本为什么会发动对华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1)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根本原因)(2)“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3)1890年日本经济危机(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5)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日本:“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清政府1894年7月25日至仓促应战9月17日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第一阶段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第二阶段1894年11月22日至1895年4月17日进攻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影响1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2影响: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1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3清军防务松弛4官兵临阵脱逃5武器装备落后内因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外因四《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4月马关伊藤博文李鸿章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课堂小结•朝鲜爆发农民起义1、爆发导火线: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主要战役:•⑴平壤战役⑵黄海战役⑶辽东战役⑷威海战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大大加深4、《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