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小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它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德育曾有一家企业在他们的用人条件上做出明确的规定:“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可见,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仅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高层次的人才,也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校园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的容量和体育精神更具有教育功能。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就像跨入到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他们学会了与人交往,遵守纪律、规则,团结合作,对他们如何学会做人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一、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其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校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学校特色,同时,所开展的各种运动项目应达到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真正起到运动效果的作用。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1、早操:学校在每天的早读前安排15-20分钟的早操;2、大课间:学校应在每个星期至少安排一次30分钟的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3、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4、眼保健操:各学校应在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5、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学校每年应举行一次运动会,选取一部分具有运动天赋或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小学校园体育活动是小学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和魅力,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开展最广泛的、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二、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渗透途径(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他们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堂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为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品德教育的经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1首先,体育教师要以身作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应着装得体,举止大方,谈吐文明,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次,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学生讲述我国的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就,讲一些孩子心目中偶像的故事,如姚明、刘翔,他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美好形象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实时实地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同一的口令下整齐协调的完成动作,从而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但是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他们会不自觉的将一些不良的习惯带到体育课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来。体育教师应对在队列、队形练习中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伍不齐,而影响集体。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做到“快、静、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