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乐山大佛导游词乐山大佛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精彩的导游人员,编写导游词是必不行少的,导游词是我们引导巡游时运用的讲解词。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乐山大佛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乐山大佛导游词1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我叫张梁影,现在由我带领大家到乐山大佛去看一看。第1页共54页你知道乐山大佛在什么地方吗?现在有我来告知你吧!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经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闻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气爱护航船的平安,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从那时起,多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最终凿出了一座大石佛。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他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3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挂的衣服下,脚第2页共54页宽8.5米。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显出它的威历,好像天塌下来他都能擎得起。有时间自己亲自去看看吧!乐山大佛导游词2敬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铅笔俱乐部,现在,我又欢迎你们来到四川,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身后的这座高大的山峰——乐山!第3页共54页去之前希望大家能留意一下现在请听我说一下:“因为,这时山峰,会很危急,所以请小挚友留意不要乱跑,还有请大家看到了大佛不要太激烈得在上面乱涂乱画,破坏文物,还有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假如被保安发觉了可是要罚钱哦!到时候,可别说我没说哦!好了现在就和我一起去登山去看看乐山大佛吧!现在,大家登山了山顶,肯定发觉了在我背后有一座佛像,不错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乐山大佛,这大佛,有71米长。这这里,被人们称为A4级风景区,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么高的大佛,你们知道是谁建立的吗?就让我揭开谜底吧!第4页共54页相传,唐朝的时候,贵州有一个和尚叫:海通,他是一位很聪慧的和尚,他云游四海,很愿为百姓做好事儿,让百姓得福。一年夏天他来到四川嘉州。听说府城城东凌云山正江水汹涌、波浪滔天,危害生灵。一天,他想去看一看原委,便攀着岩壁来到凌云山脚。忽见一个壮年男子躺在水边,纹丝不动左手拿钻,右手拿锤。海通看了,立刻把他背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那名男子才渐渐醒悟过来。原来那名男子叫石青,是一个石匠,看海通救了自己,就和海通和其他一些劳动人民一起动手,在上面雕刻了在古今中外鼎鼎出名的第5页共54页乐山大佛。时间如飞,好了我们该下山了,感谢你们能和我一起去看乐山大佛,听我讲那些事情,你们满足,我就兴奋,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拜拜!乐山大佛导游词3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王乾颖,大家也可以称我为王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乐山大佛风景区,乐山大佛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第6页共54页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它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花了大约九十年时间。现在我重点介绍凌云寺和大佛的创始人海通禅师自剜双目启建的故事。我现在为大家介绍凌云寺。凌云寺据有浓郁的文化,凌云寺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有历史悠久的宝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联150余副。头每年接待游客众多,信众百万余人,香火非常旺盛。第7页共54页接下来我再介绍海通禅师自剜双木启建的故事: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手里有一大笔钱款,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面对威逼,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自目可剜,佛帐难得!”海通的傲岸和轻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郡守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剜出来看看。”这时海通就剜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入到一个铜盘,拿到郡守面前。郡守忽然大惊失色,吓的失魂落魄,仓惶逃下山去。现在我们巡游完了乐山大佛,各位游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