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葡萄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过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来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词句,并感悟蕴含其中的情感。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几串葡萄、录音机、一盘葡萄干、画笔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想不想到新疆旅游?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出示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2、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3、检查认识生字词情况。4、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读正确、流利。三、理解课文。㈠学习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2、读后指生汇报。3、指导感情朗读。㈡学习第二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2、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指导学生用你自己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4、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5、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6、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时播放轻音乐)生回答,师给予鼓励。7、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㈢学习第三段。1、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4、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5、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6、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下面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7、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四、感情升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五、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打算怎样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呢?(分组讨论,下节课交流。)六、课外作业。(可自选)1、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2、想象晾房的样子和结构,向大家作简单介绍。第二课时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各种颜色的葡萄、葡萄干;课件等。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有关葡萄沟的资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葡萄沟美景的课件。2、看完这段录像,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的感受)3、(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也认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葡萄沟做客去。教师板书课题:葡萄沟。4、齐读课题。二、自主读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课文边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用抽读的方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