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c(2)醇、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b(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c(4)醛、羧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b(5)葡萄糖的检验原理和方法b(6)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b(7)蛋白质的检验和提纯b(8)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b(9)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c(10)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b(11)甲醛的性质、用途以及对健康的危害b(12)卤代烃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有机物的鉴别、检验与推断[学生用书P74]1.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试剂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碘水FeCl3溶液石蕊溶液少量浓,过量被鉴别的物质醛、还原性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含醛基的物质含、—C≡C—、—CHO的物质、苯的同系物等含、—C≡C—、—CHO的物质酚类物质淀粉酚类物质含—COOH的物质反应现象出现银镜煮沸后产生砖红色沉淀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水层、有机层均变成产生白色沉淀呈蓝色呈紫色溶液显红色无色2.有机物的检验与推断(1)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①原理⇒根据沉淀AgX颜色判断X是Cl、Br还是I⇒同上原理判断X的类型(此方法只适用于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②步骤: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醇)溶液―→加热―→冷却―→加足量稀HNO3―→加AgNO3。(2)淀粉水解程度的推断①原理:(C6H10O5)n+nH2O――→nC6H12O6;淀粉遇碘水变蓝;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H2O+2Ag↓+3NH3。③现象与结论:A为出现银镜,B为无明显变化,则淀粉完全水解。A为出现银镜,B为变蓝,则淀粉部分水解。A为无明显变化,B为变蓝,则淀粉未水解。(3)醛基的检验①原理:R—CHO+2Ag(NH3)2OH――→RCOONH4+3NH3+2Ag↓+H2O或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②步骤:取少量待检液――→摇匀――→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③现象与结论: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则含有醛基。④银氨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配制a.取1mL2%的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在不断振荡试管的同时向试管中滴加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b.向试管里加入3mL5%的NaOH溶液,滴入3~4滴2%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上述两种溶液都保证在强碱性条件下使用。(4)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方法或试剂现象灼烧烧焦羽毛气味茚三酮溶液蓝紫色浓HNO3黄色1.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乙烯和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B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水反应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两者所含的官能团相同D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褪色的本质不相同解析:选D。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水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错误。乙酸含有羧基,与Cu(OH)2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是因为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加成,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正确。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B.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三溴苯酚沉淀C.苯和液溴用铁作催化剂生成溴苯D.向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中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解析:选C。A项应先加入HNO3中和过量的NaOH;B项苯酚和过量浓溴水发生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若和少量浓溴水发生反应,则产生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中,故观察不到白色沉淀;D项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如图所示,试分析确定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图所示可知,D的水解产物为B、G,且B可发生银镜反应,这是解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