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用计量[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b(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b(3)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简单计算c(4)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b(5)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7)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c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学生用书P4]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n====cB·V(aq)(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质子、电子等)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4)“六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的大小均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同一物质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单位相当,不同物质各量对应成比例。(2)根据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nRT及n=、ρ=导出)相同条件结论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T、V相同=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题组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1.标准状况下,2.24LNOx气体的质量为3.0g,则x为()A.4B.3C.2D.1解析:选D。标准状况下,2.24LNOx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NOx的摩尔质量M=3.0g÷0.1mol=30g·mol-1,即14+16x=30,解得x=1。2.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g,若充满CO2重122g,现充满气体X重114g,则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0C.32D.4解析:选A。设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则m+n×32g/mol=116g,m+n×44g/mol=122g。解得n=0.5mol,m=100g。充满气体X后的质量为114g,所以气体X的质量为114g-100g=14g,物质的量为0.5mol。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所以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A项正确。3.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解析:选D。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光解0.02mol水,可产生0.02molH2和0.01molO2。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4g,错误;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2个,错误;C.可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0.448L,错误;D.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0.02molH2,正确。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题组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推论4.已知乙烯与氧气的体积比(同条件下)为1∶3时燃烧恰好完全,则乙烯与氧气的质量比为()A.1∶3B.7∶24C.24∶7D.3∶1解析:选B。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乙烯与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mol×28g/mol)∶(3mol×32g/mol)=28g∶96g=7∶24,故选B。5.同温同压下,1molH2和1molO2,它们的()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B.分子数相同,质量不同C.体积相同,分子数不同D.体积相同,原子数不同解析:选B。同温同压下,1molH2和1molO2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但质量不同。6.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解析:选A。He的摩尔质量为4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等质量时=,D不正确;B中氦气应为单原子分子;将图A做如下变形,每一部分均为相同温度、相同压强,又体积相同,则A符合题意。(1)牢记1个关系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