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一、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生的学籍号(终身识别号)由全省统一编号,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编码号的确定: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区码(2位)+入学年份(2位)+学区号(3位)+特征码(1位)+流水号(4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省码市码县区码入学年份学区号特征码流水号(一)、编码具体内容1、省、市、县(区)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代码341126。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2010年一年级入学的学生为“10”,依次类推。3、学区号:即中心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二、地区学号编码规则(1)高中学生:地区学号15位,编码规则如下:说明:即为学业水平测试编码规则,其中入学年份为高一入学年123456789101112131415入学年份市码县区码学校类别学校代码特征码流水号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