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自我评估、考场亮剑,满怀信心步入考场的殿堂!)(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B、C、D、E五人排一个5天的值日表,每天由一人值日,每人可以值多天或不值,但相邻的两天不能由同一人值,那么值日表的排法种数为()A.120B.324C.720D.1280解析:第一天有5种排法,以后各天都有4种排法,故总排法为N=5×4×4×4×4=1280种.答案:D2.在(1+x+x2)(1-x)10的展开式中,含x4项的系数是()A.135B.-135C.375D.-117解析:(1+x+x2)(1-x)10=(1-x3)(1-x)9,且(1-x)9的展开式的通项是Tr+1=·(-x)r=·(-1)r·xr,因此(1+x+x2)(1-x)10的展开式中,含x4项的系数等于1×·(-1)4-·(-1)1=135.答案:A3.(2010·安顺模拟)某班级要从5名男生、3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一名女生,那么选派的4人中恰好有2名女生的概率为()A.B.C.D.解析:由已知易知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情况共有-种,而恰有2名女生的情况共有种可能,故其概率为=.答案:D4.在面积为S的△ABC的边AB上任取一点P,则△PBC的面积大于的概率是()A.B.C.D.解析:由已知可设△ABC的边AB上的高为h.则S=|AB|·h,S△PBC=|PB|·h,所以S△PBC=·S>,又|PB|>|AB|的概率为;故S△PBC>的概率为.1答案:C5.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P(ξ=k)=pk(1-p)1-k(k=0,1),则E(ξ),D(ξ)的值分别是()A.0和1B.p和p2C.p和1-pD.p和(1-p)·p解析:ξ的分布列表为:ξ01P1-pp知ξ服从两点分布.∴E(ξ)=p,D(ξ)=1×p(1-p)=p(1-p).答案:D6.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4,62),P(ξ≤5)=0.89,则P(ξ≤3)=()A.0.89B.0.22C.0.11D.0.78解析:由题意知正态分布图象关于直线x=4对称,故由P(ξ≤5)=0.89⇒P(4≤ξ≤5)=0.89-0.5=0.39,因此P(3≤ξ≤4)=0.39,故有P(ξ≤3)=0.5-P(3≤ξ≤4)=0.5-0.39=0.11.答案:C7.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18的18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A.B.C.D.解析:基本事件总数n=,以1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共有6项,符合题意的火炬手有4种选法;同理以2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以3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符合题意的选法分别有4种,故所求概率P==.答案:B8.某班班会准备从甲、乙等7名学生中选派4名学生发言,要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当甲乙同时参加时,他们两人的发言不能相邻.那么不同的发言顺序的种数为()A.360B.520C.600D.720解析:若甲乙同时参加,可以先从剩余的5人中选出2人,先排此两人,再将甲乙两人插入其中即可,则共有种不同的发言顺序;若甲乙两人只有一人参加,则共有种不同的发言顺序,综合可得不同的种发言顺序为+=600种.答案:C9.抛掷两个骰子,至少有一个4点或5点出现时,就说这次实验成功,则在10次实验中,成功次数ξ的期望是()A.B.C.D.解析:由题意一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1-×=,10次试验为10次独立重复试验,则成功次数ξ~B,所以E(ξ)=.2答案:C10.(2010·三亚模拟)在长为1的线段上任取两点,则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的概率为()A.B.C.D.解析:两点设为a,b,则0≤a≤1,0≤b≤1,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则|a-b|<,画出可行域,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概率为.答案:C11.(2009·安徽高考)考察正方体6个面的中心,甲从这6个点中任意选两个点连成直线,乙也从这6个点中任意选两个点连成直线,则所得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的概率等于()A.B.C.D.解析:甲从6个点中任意选两个点连成直线总共有种不同的选法,同样,乙也有种不同的选法,所以总共有=225种选法,其中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的直线共有6对,甲、乙两人选一对,各选一条有·=12种选法,所以所求概率就是.答案:D12.已知函数f(x)=x3-3x,当x在区间[-1,3]上任意取值时,函数值不小于0又不大于2的概率是()A.B.C.D.解析:函数f(x)=x3-3x的两个极值点是-1、1,三个零点是±、0,结合函数图象和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