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山东考纲】“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课标提示】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2)成功实践①香港回归②澳门回归(3)历史意义: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背景:“文革”结束,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表现祖国统一大业可归纳为“一、一、二”一个构想:“一国两制”。一大期盼:两岸和平统一。两地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概念解析“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根本前提与基础。“两制”:两种制度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2.台湾问题的性质台湾问题是人民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属于中国内政,不属于主权问题,故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港澳问题涉及国际关系,是殖民侵略遗留下来的外交问题,主权曾经长期被英葡侵占,中国要将其主权收回,所以用“回归”一词。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台湾问题也不同于东德和西德问题,韩国和朝鲜问题。东德和西德问题,韩国和朝鲜问题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1重难点一“一国两制”的内涵与意义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1)“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基础:“一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不能分割。(2)“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3)“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4)“一国两制”的“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意义(1)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我国实际。(2)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保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史料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导读:史料说明“一国两制”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尝试;“一国两制”是作为一个国家内部解决统一问题的构想,有其特定内涵,是指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其前提是“一国”。“一国两制”也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借鉴。史料二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评论说:“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导读:史料表明“一国两制”在香港回归后促进了香港的繁荣发展,坚定了人们的信心。重难点二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的由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1)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内战的结果。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2)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①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③中国政府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⑤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2.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决策(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