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VIP免费

6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_第1页
1/4
6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_第2页
2/4
6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_第3页
3/4
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2.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3.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教学重点1.原电池原理。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教学难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教学方法利用演示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思考——讨论——总结●教具准备1.铁、铜、锌、稀硫酸、电流计、导线、烧杯、试管、橘子、干电池、小灯泡、碳、CuSO4(aq)。2.投影仪、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我们已经知道,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能溶于稀硫酸,而铜是不活泼的金属,不能溶于稀硫酸。下面我们来观察两组实验现象。[演示](实验4—14)金属和酸的反应[师]我们知道,在烧杯中分别插入一根铁丝和铜丝后,铁丝上有气泡产生,而铜丝上没有;那是因为H+在铁丝上得到了电子而生成H2的缘故。可是为什么把铁丝和铜丝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时,铜丝上则有气泡放出,而铁丝上恰恰没有了呢?[生]H+在铜丝上得到了电子。[师]同学们的推测非常正确。但我们必须清楚,H+在铜丝上得到的电子不是铜本身失去的,而是从铁丝上传过来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揭穿其中的奥妙。[板书]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原电池[演示]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问]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生]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化学能是如何转变成电能的。[演示实验4—15](分步演示)[师]请仔细观察并说出现象。[学生甲]锌片和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看到锌片逐渐溶解,且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学生乙]若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铜片上有了气泡,而锌片上则没有气泡,但锌仍在溶解。[学生丙]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可看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师]很好。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那么,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用心爱心专心我们先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思考题](用幻灯片投影)1.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为什么有气泡产生?2.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3.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4.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什么装置?(分4个小组回答后老师板书并补充)[一小组代表]溶液中H+的铜片上得到了电子生成了H2,因而有气泡产生。[二小组代表]锌片的质量减小,溶液中c(H+)也减小。[三小组代表]锌片上:Zn-2e-====Zn2+铜片上:2H++2e-====H2↑[四组小组代表]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装置。[师]以上实验现象早在1799年就被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捕捉并加以研究于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原电池——伏打电池。[板书]1.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师]那么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何确定呢?首先同学们想一想常见的干电池哪一极是正极,哪一极是正极。[生]干电池的锌筒为负极,有铜帽的碳棒为正极。[师]对。我们把原电池中输出电子的一极叫负极,流人电子的一极叫正极。那么,正负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是否一致?[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师]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电池是通过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来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的。请同学们写出刚才用Cu、Zu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反应式和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学生练习]负极:Zn-2e-====Zn2+正极:2H++2e-====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师]请同学们讨论以下装置是否为原电池。[投影][引导]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分析以上装置中哪些可形成原电池,并结合所给装置图来分析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理。用心爱心专心[板书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学生讨论后小结并板书](1)有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如石墨)作电极(较活泼的金属的负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两电极要相连或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投影练习]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答案:BC[过渡]前面介绍的原电池结构比较简单.它只能供教学实验用,时间一长.就不能产生电流了,而且携带和使用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教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