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一、考试目标1、学习散文饱含深情地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的方法,通过对这类散文的阅读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2、学习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在叙事中表现情感倾向。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二、复习要点1、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记述了刘和珍和“我”交往留下的印象及她遇害的经过,表达了对刘和珍等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青年的深切悼念和高度赞扬,同时,作者对“三一八”请愿进行了深刻反思。作者对徒手请愿的不赞成,不是对青年爱国行动的否定,恰是对爱国青年的爱护和痛惜,更体现了对屠杀者凶残本性的深刻认识。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整体把握作者悲愤的情感和鲜明的爱憎;要精读全文并按要求背诵第2、4节;要弄清楚“写的必要”和“无话可说”的原因以及引用陶潜诗的意义。2、《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愈合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3、散文家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过对一次演讲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修养、有个性、博闻强记、睿智认真、感情丰沛的学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梁任公的敬仰之情。三、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诵读与理解同步进行,相得益彰。2、细读深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理清文章的思想脉络。3、触类旁通,把对课文的感悟迁移到阅读其他散文及散文写作上去。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学业水平的考点解读要求引入。二、引导学生以本为本,复习教材。1、点出每课的自习要点。(见上)2、点出每课的重点词语,在课本上标示出来。3、由学生提出课文是否有难以理解的地方,由教师当场解决。三、学生做复习的基础知识练习。第二课时对照练习答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根据拼音写汉字liáo(寥)落长歌dàng(当)哭fěi(菲)薄桀ào(骜)dié(喋)血立Pū(仆)风尘púpú(仆仆)lìn(赁)屋àn(黯)然è(噩)耗尸hái(骸)chuāng(创)伤浸zì(渍)gàn(干)练zhǎn(辗)转yǔn(殒)身不xù(恤)作yī(揖)tǎng(倘)使解pōu(剖)步lǚ(履)谦xùn(逊)ji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à(咤)风云chà(诧)异lì(莅)临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第三单元三、掌握下面词语的词义寥落:稀少。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微漠:依稀,淡薄。黯然:忧伤的样子。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四、近义词辨析正告告诉同:都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都有向别人陈述,使人知道的意思。异:告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向别人陈述事情,使别人知道。例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正告”是指严正的告诉,适用郑重的场合。或阐明自己的立场或郑重地陈述事情,以便让人知道。例如:我们要正告那些无视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拷问考问同:都有询问审问的意思。异:“拷问”多与表内心世界的词语搭配,表内心活动。词义较重。例如:我拷问自己的心灵:什么时候,我们会象这个弱智的年轻人一样,这么平静地生活着每一天。“考问”侧重于对外部事物进行查询。例如:我竟然被他考问住了。莅临来到同:都是动词,都有来到的意思。异:“莅临”指贵宾来到,有表敬意的色彩;来到不表敬意,只强调到。偶尔偶然偶尔:间或,有时候。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偶尔是副词,相对于“经常”而言,例如:姥姥偶尔来一趟,来就给我带来好多好吃的。“偶然”是形容词,相对于“必然”而言。例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向严厉的父亲也是个温柔的人。五、文学常识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