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化学教案19专题复习、模拟练习【同步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专题复习、模拟练习二.教学要求:1.复习本章重点知识2.对本章学习进行检测三.教学重点:1.铝的性质和用途2.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3.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四.知识分析:(一)铝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由于铝有多种优良性能,因而铝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下面介绍铝在几个方面的用途。1.铝的密度小(仅为),虽然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制造工业。此外,导弹、宇宙火箭、人造卫星也使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例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的铝及其合金构成。每枚导弹的用铝量约点总重量的。据报导,国外已铺设有铝质的火车轨道,其耗电量比普通铁轨节省一半。船舶建造中也大量使用铝,一般大型客船(),用铝量达。2.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但密度只有铜的,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有耐腐蚀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绝缘性,所以铝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业中有广泛的用途。3.铝是热的良导体(比铁的导热能力大倍),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饮具等。4.铝有较好的延性和展性(仅次于金和银),在100℃~150℃时可制成薄于的铝箔,广泛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还可制成铝丝、铝条,并能轧制各种铝制品。5.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常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液态天然气的输送管道等。6.铝粉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时的颜色多为黑色),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美观。7.铝在氧气中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光,常用于制造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由硝酸铵、木炭粉、铝粉、烟黑及其他可燃性有机物混合而成)、燃烧混合物(如用铝热剂做的炸弹和炮弹可用来攻击难以着火的目标或坦克、大炮等)和照明混合物(如含硝酸钡、铝粉、虫胶)。8.铝热剂常用来熔炼难熔金属和焊接钢轨管。铝还用做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铝粉和石墨、二氧化钛(或其他高熔点金属的氧化物)按一定比率均匀混合后,涂在金属上,经高温煅烧而制成耐高温的金属陶瓷,它在火箭及导弹技术上有重要应用。9.铝板对光的反射性能也很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愈钝、其反射能力愈好,常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如太阳灶反射镜等。110.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的天花板等也采用铝。(二)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现象不同:1.和: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2.和: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向盐酸中滴加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3.和盐酸(不稳定多元弱酸盐和强酸)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向盐酸中滴加溶液,立即产生气泡24.和(多元酸和强碱作用,生成的正盐和酸式盐溶解性不同)向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开始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或: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或5.和(将在有机化学中详解)向溶液中滴加,立即出现沉淀后澄清向滴加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沉淀(三)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要求,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主要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加以分析判断。1.利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2.从元素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判断。与水反应越易、越剧烈的单质,其原子越易失电子,该金属活泼性越强。如、、,与冷水反应剧烈放出,与热水反应较快,与热水反应较缓慢,所以金属性由强到3弱的顺序为>>。又如、、分别加入盐酸中,反应很剧烈,较顺利,不反应,则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3.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跟水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