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背景资料文本资料:《走进新课程》、《教材完全解读》(必修2)、《教科书化学必修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过程与方法: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探究1:Na、K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探究2:Na、Mg、Al与水、酸反应的比较: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中Mg与水的反应用酚酞显红色验证生成了碱,说服力不强,建议用食盐水代替水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再用酚酞检验,更有说服力。探究3:Na与Cl2的反应:此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学生仍难以从中理解离子键,建议同时用动画等多媒体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离子键的本质。基础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1、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顺序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用心爱心专心3、(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周期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2)元素周期表目前有7个周期。第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第4、5、6周期称为长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4、(1)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共16个族。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2)元素周期表中含有7个主族(ⅠA族~ⅦA族)、7个副族(Ⅲ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1个第Ⅷ族(三个纵行)和1个0族(稀有气体)。(3)主族元素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4)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而叫做0族。二、元素的性质与电子结构1、碱金属(ⅠA)元素:锂(3Li)、钠(11Na)、钾(19K)、铷(37Rb)、铯(55Cs)、钫(87Fr)(1)原子结构同: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异: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2)元素性质同: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异: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3)单质性质同:均为强还原性(均与O2、X2等非金属反应,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银白色,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异: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依次变易,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趋向减小(4)化合物性质同:氢氧化物都是强碱。过氧化物M2O2具有漂白性,均与水反应产生O2;异: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注:①Li比煤油轻,故不能保存在煤油中,而封存在石蜡中。②Rb,Cs比水重,故与水反应时,应沉在水底。③与O2反应时,Li为Li2O;Na可为Na2O,Na2O2;K,Rb,Cs的反应生成物更复杂。2、卤族(ⅦA)元素:氟(9F)、氯(17Cl)、溴(35Br)、碘(53I)、砹(85At)A.相似性(1)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七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的负价均为-1价。氯、溴、碘的最高正价为+7价,有的还有+1、+3、+5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及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分别为X2O7和HXO4(F除外)。(2)卤族元素的单质:①均为双原子分子(X2);②均能与H2化合:H2+X2=2HX;用心爱心专心③均能与水不同程度反应,其通式(除F2外)为:H2O+X2HX+HXO;④均能与碱溶液反应;⑤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逐渐减小,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相似相溶)。B.递变性(1)原子序数增大,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2)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从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从气→气→液→固,溶沸点逐渐升高;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与水反应的程度逐渐减弱。(3)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4)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5)最高正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氟没有含氧酸)。注: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结合有机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