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土专题导读本专题共有两个板块:“故园音画”和“颂歌的变奏”。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感受和培养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还要就祖国与个人的种种关系进行深沉的思考。其次,还要咀嚼体味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对一些精美形象富有哲理性的词句,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和效果,进而能够运用;再次要体会散文与诗歌在表情达意上不同的特点与方法,最好能尝试创作。故园音画教学提示本板块三篇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但具体的内容笔法各有特色。《祖国山川颂》恰似一幅散点透视的长轴山水画卷,景物阔大清新,绵邈万里,秀美多姿;感情真挚饱满,舒卷自如,动人心怀。文章中,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的渲染敷色,拟态绘形,不仅使祖国的山川美景,更加具体形象,而且使作者对祖国赤热的赞颂之情,一泻无遗。与此同时,还要知道,正是作者对祖国的感情如此之深之浓,也才有了这绘声绘色的表达。《肖邦故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富有异国情调的水粉画,笔触明丽流畅、清雅迷人,情感真挚深切,很有内在的感染力量。文章中,作者一方面告诉人们,艺术家肖邦享誉世界的艺术创作,是与故园、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故园美丽的自然景物,风习民情,都是他创作中不竭的清流和源泉。一方面,又揭示了肖邦音乐的意义,它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不容置疑的部分;与此同时,还诠释了小屋的意义:它是波兰人民朝圣之地,是世界艺术家造访的摇篮。《长江三峡》是雄浑奇崛,瑰丽奔放的长江写意画。气势磅礴,雷霆万钧,摄魂夺魄,在雄壮峭拔惊天动地的壮美中,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写景时,作者或浓彩重墨,挥洒自如;或淡笔敷设,虚空留白;或抒情漫板,神话添趣。另外,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富有哲理性的议论,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值得咀嚼体味。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烧灼(zhuó)铁骑(qí)庇护(pìhù)夙愿(sùyuàn)B汲水(jī)灰烬(jìng)起碇(zhàn)簌簌(sùsù)C俏丽(qiào)缱绻(qiânquân)震颤(zhènchàn)绿茸茸(lùrongrong)D厄运(è)漩涡(xuánwō)瑰丽(guī)对峙(shì)答案与解析:C.(A“铁骑”中的“骑”应为jì;B中的“灰烬”的“烬”当为“jìn”,“起碇”中的“碇”当为“dìng”;D中的“漩涡”中的“漩”应为“xuàn”,“对峙”中的”“峙”当为“zhì”。)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A层峦迭嶂萦回粉装玉琢茕茕孑立用心爱心专心B云蒸霞蔚掳掠峨冠博带促膝谈心C荒诞不精瘠薄隽秀婀娜悬崖绝壁D命途多舛陡然神妙莫恻树影婆娑答案与解析:B.(A中的“层峦迭嶂”中的“迭”应为叠,“粉装玉琢”中的“装”当为“妆”;C中的“荒诞不精”中的“精”当为“经”,D中的“神妙莫恻”中的“恻”当为“测”。)3.下列四组词语,依次填入横线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是(D)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轻盈的速奏。A娇弱浮娇嫩轻快B娇嫩飘娇弱轻盈C娇嫩浮娇弱轻快D娇弱飘娇嫩轻盈答案与解析:D.(娇弱和娇嫩虽都有柔弱之意,但不同的语素是“弱”和“嫩”。弱,一般指气力小;嫩,一般指初生,与“老”相对,另外,还指颜色浅。所以,此处,形容蝴蝶翅膀,应为“娇弱”,形容色调应为“娇嫩”。“飘”和“浮”中,“飘”不仅写出了云的轻盈的动态美,还与后面的“轻盈的速奏”相呼应。“浮”则很一般。“轻快”和“轻盈”中,轻快,一般形容动作不费力,轻松愉快;轻盈,一般形容女子体态的苗条婀娜,动作轻快,此处用“轻盈”,不仅与曲子的温柔相和谐,而且,使作用于听觉的音乐更具有了作用于视觉的美感形象,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4.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和其作用,阐述恰当的一项是(A)A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