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一、考试目标1、了解五四以来中国新诗既继承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不断接受外来影响的特点,借助诵读,体味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鉴赏力。2、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3、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陶冶性情。二、复习要点1、《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橘子洲头美丽壮观的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2、《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写得含蓄朦胧。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是美好的却又是迷朦而不可及的。表现了诗人孤独、消沉的情绪。3、《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一片深情。对康桥的赞美,其实就是对岁月的感慨,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4、《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呈献给自己保姆的一首颂歌,也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表达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憎恨。三、学法指导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情感与意象。在鉴赏这些诗歌时,一方面要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应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及思想、诗歌的表现手法等;要广泛阅读,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还要有意识地体验生活,增加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意象,是指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思的物象。欣赏一首诗,要注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意象的特点。《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大堰河──我的保姆》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这些意象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形成了诗歌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学业水平的考点解读要求引入。二、引导学生以本为本,复习教材。1、点出每课的自习要点。(见上)2、点出每课的重点词语,在课本上标示出来。3、由学生提出课文是否有难以理解的地方,由教师当场解决。三、学生做复习的基础知识练习。第二课时对照练习答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ìn(沁)园春分mì(泌)màn(漫)江màn(谩)骂百gě(舸)寥kuò(廓)xié(携)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ú(遒)万户hóu(侯)浪è(遏)飞舟páng(彷)徨寂liáo(寥)彳chù(亍)惆chàng(怅)凄wǎn(婉)颓pǐ(圮)青xìng(荇)浮zǎo(藻)漫sù(溯)长gāo(篙)hāo草(蒿)枯gǎo(槁)斑lán(斓)shēng(笙)箫青tāi(苔)荆jí(棘)火bō(钵)niǔ(忸)怩麦zāo(糟)发jiào(酵)dùn(炖)肉团jī(箕)凌wǔ(侮)chì(叱)骂踟chú(蹰)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挑衅河畔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三、掌握下面词语的词义漫江:满江。沉浮:《沁园春》词中意指盛衰。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不寻常的意思。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遏:阻止。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坍塌,破败。凌侮:欺凌,侮辱。四、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沁园春》中指宇宙的广阔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