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一、考试目标1、了解传记的基本知识。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3、注意传记多样的叙事写人的手法。二、复习要点本单元是古代传记,三篇课文分别选自《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凸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过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的,这种矛盾包括秦赵之间的主要矛盾和廉蔺之间的内部矛盾。在写作特点上,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选取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重视详略主次的安排,集中写蔺相如,其间穿插对廉颇的描述。此外,还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语言文字上,叙事语言简练而生动,对话语言贴切而传神。《苏武传》是《汉书》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通过典型环境、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张衡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语言凝练平实,绝少用形容词,抓住史实,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三、学法指导1、熟悉成熟多样的叙事写人技巧。想一想每篇作品所记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物,并尝试用三言两语概括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看看这些作品在写人记事时,是怎样选材、怎样组织材料来达到恰当表现人物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的。2、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出自名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课文字词的学习,掌握一些文言字词和句式方面的知识。3、体会古人的不朽风采与壮志豪情,从而有所感悟,得到启发。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学业水平的考点解读要求引入。二、引导学生以本为本,复习教材。1、点出每课的自习要点。(见上)2、点出每课的重点词语,在课本上标示出来。3、由学生提出课文是否有难以理解的地方,由教师当场解决。三、作业:学生做复习的基础知识练习。第二课时对照练习答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通假字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一词多义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使:①秦昭王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