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化学教案22专题---几种重要金属--Na、Mg、Al、Fe【同步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专题——几种重要金属—、、、二.教学要求:1.掌握几种重要金属的主要性质2.了解常见题型的解法及技巧三.教学重点、难点:1.、的计算2.及其化合物计算四.知识分析:1.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3.铝三角、铁三角的转化关系14.金属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2)氢氧化物【典型例题】[例1]1999年长沙联考试题将、、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D.解析:将、、的混合物投入水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根据以上反应不难看出,混合气体是由和组成,又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放电2恰好完全反应,说明在(即)混合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即,。根据以上反应不难求得:,。由求出的、的量以及混合物的质量可求得。故答案:D点评:上述解法属常规解题思路,实际上本题无需求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题意“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便可确定,再由方程式很易推出=,在选项中只有D符合与的这一量的比。[例2]高考科研题已知原子量:为;为;为;为。今有由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到固体。据此可确定碱金属是()A.B.C.D.解析:本题若已知及各自的质量,就属于常规计算题,而题中只知混合物的质量,显然还缺少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见尚缺少一个条件。要求解有两种途径选择:一是求得的原子量的具体值,显然不可能,另一是求得的原子量的区间,这就要建立不等式组,可用极端假设法建立不等式组。若全部是,由,可计算出生成的质量为。(式中为的原子量)。若全部是,由可计算出生成的质量为。依据题意可知,固体是碱金属及其氧化物共同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则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得:<<。钠的原子量符合这一区间。答案:B点评:本题若用常规方法对选项中的各物质作逐一尝试、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难的。选取极端假设法(又称极值法)进行求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3]2000年西安模拟试题某干燥粉末可能由、、、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逸出,通过足量的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有、、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和解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生成)、和(生成),气体通过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全部消失),说明由和组成,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和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但受热分解会使混合粉末质量减少,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有、、,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和。答案:A、D点评:有的学生不能从“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作出存在的判断,关键是忽视了反应:。[例4]1998年北京测试题将固体与固体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到℃时,使其充分反应。当的比值在不同范围时,分析最后生成的气体和残余固体的可能组成是什么?解析:在加热到250℃时,密闭容器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为……①……②……③……④4(1)首先分析当分解得到的和恰好与完全反应的情况,此时的反应可看作:,即时,最后气体仅为,残留固体为和。(2)当>时,过量,残留固体为、和,气体为。(3)当<时,过量,此时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当过量的分解产生的恰好将(1)中产物完全反应生成时,此时残留固体为,气体为、(水蒸气),其反应可看作:,即。②当<<时,过量的分解产生的不能将完全反应,此时残留固体为、,气体为、(水蒸气)。③当<时,过量的分解产生的将完全反应后,仍有过量,此时残留固体为,气体为、(水蒸气)、。答案:的比值残留固体气体>、、、<<、、、<、、点评:此类与相对量有关的反应产物的确定,一般是先确定某一特殊值的反应(即按某种量的比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