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第二册文言文复习教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二册文言文复习【模拟试题】谏太宗十思疏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能够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殷:深D.虽董之以严刑董: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与“必固其根本”中的“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C.总此十思,宏兹九德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里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B.载舟覆舟——指能托起船,也能打翻船。后来用来比喻注意民心向背的重要。C.垂拱而治——不亲自去管理朝政,垂衣拱手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多用于赞美古代帝王无为而治。D.文武并用——文臣武将一起被选用。5.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之事。B.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滥:过度,无节制D.简能而任之简:挑选(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说得正确的一项是()A.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是一个词,“认为”的意思。B.则思正身以黜恶正身:是两个词,意思是”使自身端正”。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以:一个词,意思是“没什么”。D.何必劳神苦思何必:“不必”的意思。(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担心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自己要像江海那样胸怀宽阔,容纳百川。B.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将恩泽施加于人,就想到不因为自己的偏爱而赏错。C.仁者播其惠——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D.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惩罚达到的地方,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的发怒而滥用刑律。(4)选出对“十思”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见欲思戒②有作思止③高危思牧④满溢思下⑤盘游思度⑥忧懈思终⑦虑蔽思虚心⑧惧谗思正身⑨恩加思谬⑩罚及思滥A.①⑤⑥B.①③④C.②⑦⑧D.③⑥⑨(5)对本段的一些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君主的行为准则。D.做到了“十思”,国家就会“垂拱而治”。滕王阁序一下列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轸(zhě)襜(shàn)虢(guó)B.俨(yān)睢(suī)赊(shē)C.潦(lǎo)舛(shuǎn)袂(jué)D.舸(gě)遄(chuán)笏(hù)二、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字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B.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友人)C.山原旷其盈视(满眼)D.闾阎之地,钟鸣鼎食之家(大家世族)三、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俨骖騑于上路。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四、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面两题。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这首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