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8-31T01:41:15.040Z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第13期作者:文雅[导读]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是艺术素质测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如何让普通高中生顺利通过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是美术教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文雅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528400摘要: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是艺术素质测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如何让普通高中生顺利通过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是美术教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课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自驱力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努力寻找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普通高中生在美术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佳绩。关键词: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教学策略;教学效率;教学手段一、美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及意义。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是艺术素质测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艺术素质测评是国家进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推行的重要举措。艺术测评结果将放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学的参考指标之一。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既是对高中生美术学习的检测,也是对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还是助推高中美术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美术由于没有纳入考试范畴,所以在高中众多学科中处于尴尬的不受重视的位置。学校管理者不重视美术教学,美术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甚至很多学校没有开设美术课。基于这个原因,某些学生和家长意识不到美术课的重要性,使得美术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作用。传统美术课堂多是教师的讲解,很少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死板,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同时,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弱,对美术鉴赏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美术作品缺少理解和体会。在这种情景下如果让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无非是让学生又死记硬背了一堆美术理论知识,鉴赏水平无法真正提高,艺术素养无从谈起。三、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动力。既然国家要求学生参加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美术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首先就该由学校出面,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关于美术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文件的学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美术学科的重要,才能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力。2、教师踏实备课,抓住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美术作品本身是自由奔放的,但不代表教师设计的课堂是漫无目的的。教师在备课时应钻研教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教学目标,确定课堂的重难点。在把握了课堂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创设富有体验性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论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3、设计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美术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美术课堂不再是美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教师的引导下,去体验、思考和探索。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认真钻研课标,深入挖掘教材,充分搜集与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故事,丰富教学素材,使得教学内容不死板,更加丰满有趣。甚至把搜集素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去搜集整理,然后在课堂上用叙述或表演的方式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术课堂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音乐、文学、历史等。以往,在欣赏作品时,教师通常会用背景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作品要表达的意境中,以获得沉浸式的体验。近来,《国家宝藏》和《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的综艺节目深受人们喜爱,学生也十分感兴趣。节目不仅使用了音乐,还编排了历史故事,舞蹈戏曲等丰富的内容,美术课堂也可以借鉴这些节目的经验,在课堂上运用“辩论会”、“小剧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唤起他们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理解作品。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