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四个活动了解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2、能够用实验、搜集资料等科学方法对现象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的合理性。3、体验科学探究中利用证据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探究情感。设计理念: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科学讨论的一般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老师准备:土电话、漏斗、胶管、钥匙、水槽、石头、铃、学生准备:线、纸杯、勺子﹑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装在抽去空气钟罩里的闹钟,让学生能观察到闹钟的铃锤在动,请他们听听闹钟的铃声。2、问:你们听到铃声了吗?为什么会听不到闹钟的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音?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推测?3、学生自由讨论。4、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后,引出“真空”的初步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5、师:那么声音究竟能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播呢,我们今日一起来讨论一下吧!二、活动:1、“听听写字的声音”(1)四人一组,一人在桌面纸上写字,其余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听声音。(2)学生小组沟通: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3)然后用别人的方法再次听听声音,讨论: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全班沟通后得出: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强。2、“土电话”(1)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土电话”。(2)四人一组,两个同学手拿土电话的“听筒”,一个同学轻轻敲击小勺,另一同学也认真倾听。(3)组内沟通一下: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来的?(4)讨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简易听诊器”(1)用普通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听诊器。(2)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胸部,胶管的另一端塞在耳中,听听心脏跳动的声音。(3)讨论:以及跳动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耳朵的?(4)老师小结并介绍:心跳的声音是经过漏斗和胶管中的空气传过来的,漏斗有扩大声音的功能。医生用的听诊器也是这样的道理。4、设计实验,讨论液体能否传播声音。(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老师走到学生中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舞。)(2)沟通实验方案。(提醒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和思考同学的发言,适时进行评价和鼓舞。)(3)各组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际操作,并作好记录。(4)小组沟通,汇报。(特别对实验不成功的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5)提问: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来的?(6)通过实验和沟通,使学生认识液体也能传播声音。三、应用:1、提问: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推断远处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否有火车开过来?狗为什么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2、让学生阅读课文P61页的资料,说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归纳总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2.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二.课前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铁棒、水槽、水、石块、听诊器、鼓、鼓槌、蜡烛、土电话、小闹钟、塑料袋子。2.演示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鼓、鼓槌、纸屏、小球、多媒体。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吹哨子)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什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想知道哨声是怎样传到你们耳朵里吗?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声音的传播》这一课就知道了。板书课题,生读一遍。学习新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声音在气体中传播。1.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来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探讨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怎样传播,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2.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些什么?(图上画的是一所花园般的漂亮校园,“铃铃”上课铃一响,在操场上,花坛边,大树下,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见,他们都赶快进教室。)上课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