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网络...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P4)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6)(1)理论意义: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奥秘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教育心理学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教学实践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四、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P14)...内容来自网络...(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的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3)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五、什么时候成为独立学科1903年第二章学生心理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P3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二、影响发展的因素(P34)(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内容来自网络...(4)平衡化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8)在他看来,心理发展是人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4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四、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P39)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五、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P43)信任对怀疑(0-1.5岁)自主对羞怯(1.5-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繁殖对停滞(30-60岁)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第三章教师心理一、教师的角色(P77)...内容来自网络...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终生学习者二、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P82)三、教师控制点: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P82)四、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P84)(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五、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P101)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一、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P110)二、学习水平的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内容来自网络...学习。(P115)三、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P116)四、(1)内隐学习: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2)外显学习: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意识的、作努力的和清晰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作出反应的学习,包括一个试图形成任务的心理表象,搜寻同功能系统的知识的记忆,以及试图建立和检验任务操作的心理模型。(P1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一、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P134)二、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