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21世纪教育网制作:21世纪教育网1、嫦娥三号和月球车2、索契冬奥会3、五水共治4、“H7N9”病毒5、太空授课6、“钓鱼岛”“南海”主权7、PM2.5引起的环境问题8、马航失联9、其他社会热点问题制作:21世纪教育网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其中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制作:21世纪教育网考点一:发射场1、“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升空。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它座落在东经102°、北纬28°,由于它所处______(填“低”、“中”或“高”)纬度,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节省运载工具的_____消耗。火箭在升空后应向______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⑵在火箭发射塔架下常要建造一个巨大的水池,并且要在火箭发射时储满水,请你对它的作用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结合题⑵所给信息参考右图,请你说出“白雾”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能量建造水池是为了在火箭发射时可以降低周围物体的温度,防止周围物体温度过高而熔化先汽化后液化偏东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制作:21世纪教育网2.此次担任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它使用的是第二代火箭燃料,燃烧剂是偏二甲肼,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液态燃料,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关于偏二甲肼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两个碳元素、8个氮元素和两个氮元素组成B、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8:2D、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3.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B.H2C.O2D.CO考点二:火箭DA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制作:21世纪教育网考点二:火箭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4、嫦娥三号的运载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C5、“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三号”卫星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相互改变运动制作:21世纪教育网考点三:着陆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6、2013年12月14日20时59分,嫦娥三号软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玉兔号月球车开始巡视探测,在软着陆的过程中,在主减速段嫦娥三号急剧减速,则它的()A.重力势能和动能均增大B.重力势能和动能均减小C.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制作:21世纪教育网7、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考点三:着陆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C制作:21世纪教育网考点四:玉兔号月球车一、嫦娥三号和月球车8、如图所示是静止在月球上的“玉兔”号月球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减小对月面的压力B.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力C.月球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