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VIP免费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_第1页
1/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_第2页
2/2
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2015学年科学第二学期备课模板2016年3月教学内容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设计者沈建坤使用者沈建坤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课前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板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白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理念及意图教案修改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第一部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本课要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因此首先要对这两种物质有所了解。这是观察两种物质反应的前提。教科书第32页的图中,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热空气中,它能缓慢分解,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00C时全部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白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由于含有醋酸,闻上去有一股酸味。对两种物质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是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准备。第二部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AB十CD-AD十CB0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第三部分:产生了什么气体当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时,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种现象吸引着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学生也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气体?如果查明了气体的身份,就很容易确定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2015学年科学第二学期备课模板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化了。教科书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的。教科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检验产生的气体。在实际操作中,肉眼观察杯中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出两个实验进行检验。教后反思本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课,学生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能清楚观察到现象,但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比较难理解,我在教学是也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讨论多二氧化碳的了解,而就去用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牵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