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拌嘴》教学设计《鸭子拌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鸭子拌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鸭子拌嘴》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从音乐、游戏切入的艺术课。可爱的小鸭子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小动物。《鸭子拌嘴》就是描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跟着鸭妈妈一起嬉戏玩耍,其中两只小鸭为了争吃小鱼它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这个音乐作品非常独特,它是纯粹以大拔小擦、大锣、木鱼等打击乐器合奏的,生动地刻画出鸭子拌嘴时的一幅谐趣画面。教学目标:1、欣赏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感受民族打击乐的丰富表现力。2、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鸭子活泼可爱的动态,生动地再现鸭子拌嘴的热闹场面,感受朋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懂得团结友爱的可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第1页共19页1、组织教学:学生戴着各种动物头饰,随着多媒体课件《数鸭子》音乐进入课堂。2、导入新课: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好像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走了过来,原来是小鸭们在鸭妈妈的带领准备去河边玩耍。可是鸭妈妈说:“孩子们,你们想出去玩儿,是吧?不急!不急!鸭妈妈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可不可以帮鸭妈妈把这道难题解决了,我们一起出发呀?”(1)课件出示谜语:①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摆布摆,不是摆架子。②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课件揭示谜底:鸭、青蛙)(2)学生们描述它们的样子,学学它们的叫声,模仿它们走路的样子。二、动画揭题师:你们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你们看,一个明朗的早晨,太阳刚露出笑脸,小鸭子的家就热闹起来了……1、播放动画片《鸭子拌嘴》2、课件出示问题: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故事?请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3、生踊跃回答:《戏水打闹》、《饶舌吵架》……4、生描述故事第2页共19页一群小鸭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去河边玩耍。它们欢快地拍动着翅膀相互问好还“嘎嘎嘎”地叫着。它们有的在小河里游泳,有的在草地上做游戏,可快乐了!周围的动物都很羡慕他们……5、课件揭示课题:鸭子拌嘴三、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师:接下来老师请你们闭上眼睛安静地听,随着音乐想一想,做一做,你听到的鸭子在干什么?(1)课件出示问题,播放第一部分音乐,配上背景画面。生:在宁静的早晨,太阳暖暖的升起来了,多么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请学生在背景图上贴上一排形态各异的他们听到的“小鸭子”形象)师:说的好!这段音乐用清晰的节奏告诉我们,小鸭子高高兴兴的出发游玩去了。老师这有棵乐器树,我们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鸭子们出去玩儿吗?(2)结合故事音乐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学生在倾听各种乐器声中发现碰铃,出示碰铃图片。(3)课件出示这段音乐的小标题—————清早出门师:来,我们也随小鸭子出发吧!一部分学生用碰铃模仿出发时的音乐,一部分同学做一摇一摆模仿鸭子的动作。《鸭子拌嘴》教学设计2第3页共19页教学目标1.喜欢聆听《鸭子拌嘴》,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继续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2、通过聆听、对比、探究、模仿等方法欣赏音乐,了解乐器及相关文化知识。3、能够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够听辨出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变化;能分辨乐器音色。学情分析年龄特点:这个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与欣赏认知能力:够拍击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有一定的感知音乐形象的能力,但是没有感知过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而使音乐形象发生变化的音乐作品;学生聆听过许多器乐作品,但从没有欣赏过没有旋律的打击乐作品;欣赏民族音乐的经验较少。教学重点:乐曲《鸭子拌嘴》的感受与体验。教学难点:对民族打击乐作品的欣赏与接纳。教学过程:鸭子拌嘴一、导入1.了解归纳,拓宽知识学生根据制作材质了解中国古代的“八音”,知道乐曲中部分打第4页共19页击乐器(鼓、镲、云锣、木鱼等)的名称和在“八音”中的分类。2.感知形象,导入情境教师播放音乐中表现老鸭子和小鸭子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