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高考语文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七作文(含答案)2024新高考语文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七作文五年高考说明:本部分包含2020—2023新高考(新课标)卷作文真题七道。一、(2023新课标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审材料材料可以分两层:省略号前面的内容为第一层,讲的是“好的故事"的价值和意义——帮助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这些意义包含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相应的“故事”则包含个人小故事和关涉民族形象的大故事。省略号表示好故事的意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中列举的这些,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作进一步思考。如好故事可以丰富生活、丰盈精神;好故事可以是经验教训的浓缩,对实践有指导价值;好故事可以引领社会风气,凝聚社会共识;等等。省略号后的“故事是有力量的"这句话为第二层,这句话是对前面意义的总结,是观点句,写作时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人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定任务“以上材料”要求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把握材料的核心话题和导向。“你"则要求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身份、结合时代背景和青年的实际,不作空谈。“联想”则是要围绕材料核心,联系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历史、现实或生活经验。“思考"则要求我们不能只是讲述故事和故事的力量,还要思考什么样的故事有力量,故事的力量是如何显现的,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民族的故事,充分发挥好的故事的作用,等等。明要求“选准角度”,说明材料包含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角度,不必面面俱到。“明确文体",要求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同时文体的选择灵活,可以写议论文,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也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还可以虚构,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推荐立意(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2)阅读中国故事,助力民族振兴;(3)用青春续写中国好故事;(4)你的故事,就是中国好故事;(5)好故事,成就更好的自己;(6)故事口中传,精神记心田。二、(2023新课标Ⅱ,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见本书第327页)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审材料本题由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中提及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作文材料共有2句话。第一句话指出当代青少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比较常见,表明青少年需要安静却一直不得安静,想要“不被打扰”却一直在被打扰,青少年得不到安静,渴望安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需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第二句话中,“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也可以指精神空间。“自己的”,是对空间的限定,是个人的、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是拥有空间的目的。“放松”是获得精神的宁静和解放;“沉淀"是思考,是三省吾身,是知识的积累、智慧的积淀,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逐渐形成;“成长”是成为理想的自己,成就自己的理想,更是担当家国大任。整体来看,材料涉及四个关键词: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考生需明确“空间"与“放松”“沉淀"“成长”的关系。“空间"是“放松”“沉淀"“成长”的前提,没有“自己的空间",那么心灵的放松、学识的沉淀和人生的成长将无从谈起。而拥有“安静”的空间时先要“放松"下来,再内省“沉淀”,才能获得“成长"。写作时,考生可以围绕打造“自己的空间”立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