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课宋明理学VIP免费

第2课宋明理学_第1页
1/23
第2课宋明理学_第2页
2/23
第2课宋明理学_第3页
3/23
第2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一、理学的概念:二、理学产生的背景:阅读以下材料,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材料二:武当山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材料一: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材料三:右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明·丁云鹏)问题:右图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呈现出怎样的潮流?材料四:张融《遗令》:“……左手执《孝经》(儒)、《老子》(道),右手执小品《法华经》(佛)。”——《南史》卷三十三请思考:面对危机,儒家学者如何应对?二、理学产生的背景:1、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2、“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融合佛、道的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三、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奠基:北宋的“二程”主张:提出“天理”的概念;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在道德修养上……三、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成熟: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三、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发展: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也”。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3、发展: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②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主张……,即……。①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命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四、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四、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思考: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②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思考: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异①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②把握“理”的方法:前者主张“格物致知”;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理学派别代表人物观点地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1.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课宋明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