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空气中有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教学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3支相同的蜡烛、3块相同的玻璃片、2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1盒火柴、水槽、红色水、细铁丝、集气瓶、烧杯、长条金属片、澄清石灰水、玻璃杯、冰块、PPT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1、PPT,3支蜡烛图片,实物展示,猜一猜:3支蜡烛哪只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持久?2、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实验:同时点燃三只蜡烛,并给其中两只蜡烛罩上大小不等的玻璃杯,观察有什么现象。4、学生汇报。5、讨论: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为什么罩大玻璃杯的蜡烛比罩小玻璃杯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为什么?6、揭示本节课研究内容。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研究空气的成分1、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盛有红水的水槽中。不点燃蜡烛,用去底塑料饮料瓶把蜡烛扣上,立即拧紧瓶盖观察水是否能进入杯子。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瓶子?5、接着实验,把瓶盖拧松,把瓶子拿起来,点燃蜡烛,再用瓶子把蜡烛扣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6、分组实验并记录。7、讨论: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8、质疑;饮料瓶中剩下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吗?9、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10、PPT出示实验方法,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11、学生交流。12、讨论、小结: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活动2:认识二氧化碳1、讲解并演示制取二氧化碳。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演示实验: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4、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3: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PPT图片,认识材料。2、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3、交流小结。三、巩固运用,拓展延伸学生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