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龙塘小学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办法为落实《提升工程2.0》文件,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年长沙县龙塘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办法。关于校本应用考核的要求如下。一、指导思想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做好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学校研究制订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研修量化考核细则,依据该细则之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必修培训学分,才能取得本年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为确保评价公平公正,特制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与评价制度。二、研修方式(一)常规教学1.备课(1)以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为重点,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2)严格执行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3)在备课中,要关注由教师导向转向学生探索;由说教性的讲授转向交互式指导;学习内容要从关注单一学科的教学转向关注基于真实学习任务的跨学科教学;教师的作业形式要从关注个体作业设计转向基于小组的协同作业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施与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要关注小组分组中的“异质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从针对事实性知识和离散技能的评估转向基于绩效的评估。(4)坚持集体备课,每个备课组每个星期集体备课一次,并做到研技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时间。(5)每一学期,每一备课组须组织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直播备课,直播可以通过学校直播平台或者UMU、CCTALK直播工具,备课结束后,将备课直播链接生成二维码报送师训处备案。(6)备课要求同存异。从备一节课到备学生学习过程,即学习之前、之中、之后综合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统一,教法、学法等则根据教师自身实际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各有不同。(7)每一学期,备课组要从年度研修关键词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期末撰写的研究报告报送师训处。(8)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备课体现差异化教学、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9)教师要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上交备课记录。2.教案(1)探索由教案的设计向学习方案设计转变;(2)教案设计应包括教学主题、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应标明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环境、智慧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等。(3)教案要体现深度学习以及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理念;(4)教学内容要体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学习过程设计之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要体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到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转变。(5)教案要体现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以及教学之前、中、后设计,引用他人或者互联网资源,要标明出处,并且做好内容考证,教案要以学生为中心,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6)鼓励采用UBD、WEBQUEST、MINIQUEST、英特尔未来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模板进行教学设计。(7)有德育渗透点和信息技术融合点,注重对学习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8)每个学期每个学科须提交一节跨学科教学设计、一个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一节体现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9)学校鼓励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小组合作学习、混龄学习、项目学习等(10)提前写1—2节教案,注明备课日期,有课后反思。(11)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但要按学校的要求做。3.公开课(1)根据学校规定,每月每个备课组必须推出一堂信息技术支持的校级公开课,每学年每位教师必须上一堂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2)备课组的公开课必须由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