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读】本节重点落实”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方法要求是“运用图表资料进行说明”,主要从常见的海浪、潮汐和洋流三种海水运动形式分别阐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海浪潮汐洋流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图3.19)。此战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便于爆破队破坏德军在海岸带布置的障碍物,保护登陆舰安全靠岸;陆军登陆部队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面目标。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日(农历Е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为什么选择这一天?情景导入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一、海浪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一)海浪的形成1.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一)海浪的形成1.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海底地震、火山、滑坡、坍塌海上波浪、巨浪→海啸强风作用,形成风暴潮●海啸是海浪的极端表现。强风会引发风暴潮。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二)海浪与人类活动①影响人们在海滨和海上的活动冲浪等活动需要选择浪较高的时候进行,可以增加挑战性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处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的时候。在海上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②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第三章第一节海水的运动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1953年荷兰遭风暴潮袭击景象荷兰建大量风车进行排水防涝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3、海浪带来的影响第三章第一节海水的运动③海浪是营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浪侵蚀地貌为了保护海岸线而修建的海堤—青岛的海堤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二、潮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晚海水的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成因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潮汐的概念及成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二)潮汐规律与人类活动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1.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2)月变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潮汐发电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诺曼底登陆——6月6日原因6月6日是农历十五,潮汐现象最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海军在夜晚潮水水位最低时先登陆,展开爆破,破坏海岸障碍物;陆军在潮水水位最高时隐蔽登陆;空军利用明亮的月光识别地面目标。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案例】钱塘江大潮阅读P60案例的图文材料,请归纳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的自然原因。●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外口宽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