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项目描述】:该项目介绍了继电保护的任务、基本要求、分类等基本知识,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准确度等级、极性的检验方法,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检验方法。【学习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能陈述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具备电流互感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检验能力。【教学环境】:1.学习场地、设施要求:一体化教室,多媒体设备,有授课区,实训区。万用表,螺丝刀,常用电工仪表,继电保护测试仪,各类继电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测试作业指导书,测试报告单等。2.对教师的要求:(1)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讲师(或培训师)及以上职称。(2)具备系统的继电保护理论知识。(3)具备继电保护测试的技能与实践经验。(4)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5)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任务一: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学生能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描述继电保护的任务及作用,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对继电保护进行分类说明,能对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是否满足四个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会查阅资料,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任务描述】:该任务是该课程的入门引导,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学生查阅资料对继电保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找到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继电保护。【任务准备】:1.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概念及组成2.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3.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后果4.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继电保护【相关知识】:下面介绍继电保护的任务及作用、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的组成、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的发展史。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等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及输电线路等)在运行中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故障是指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引发的短路、断相等情况。短路是指电力系统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非正常的连接,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断相是指电力1系统一相或两相断开,包括单相断相和两相断相。电力系统中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故障类型是短路。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1)通过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烧损故障元件;(2)短路电流通过故障元件和非故障元件时发热和产生的电动力将引起电气设备的机械损伤和绝缘损伤;(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电压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影响产品质量;(4)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状态遭到破坏、使设备的运行参数偏离正常值,但未形成故障,称为不正常工作状态。如一些设备过负荷,系统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系统振荡等,其中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之一是过负荷。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应及时的正确处理,否则有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或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发生了危及其安全稳定的事件时,需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硬件设备,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则通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而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动作速度快、非调节性的特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快速、自动地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至最轻,以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保证系统其他非故障部分能继续运行。(2)反应电力系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