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名18746)VIP免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名18746)_第1页
1/19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名18746)_第2页
2/19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名18746)_第3页
3/19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名称:桩基础设计姓名:文嘉毅班级:051124学号:20121002798指导老师:黄生根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题高层框架结构(二级建筑)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250×850mm,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F=9200kN,M=410kN∙m,H=300kN,采用6-8根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设地面标高为±0.00m,承台底标高控制在-2.00m,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设计计算内容:1.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Ha并验算;4.确定单桩配筋量;5.承台设计计算;6.绘制桩基结构图。项目湿重度kN/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模量Es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层厚m钻孔灌注桩桩基参数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层①粉土19.00.9026.0804.3236层②粉细砂19.60.9006.51053.8209层③细砂19.80.8607.81252.82813层④粉土19.60.81010.51402.34015层⑤1粉细砂19.70.857.01154.42812层⑤粉细砂19.70.77016.01703.04885028层⑥粉质粘土19.80.6830.258.51602.56625层⑦粉土19.80.75013.71702.95825层⑧粉质粘土19.90.7160.466.11455.76014层⑧1粉砂20.00.77014.01900.85282037层⑧粉质粘土19.90.7160.466.11454.56071014层⑨粉土20.40.70013.01953.56236层⑩粉质粘土19.90.7060.278.21704.86828层⑾细砂20.20.69022.022017.770150045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内容一.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确定桩端持力层及桩长根据设计要求可知,桩的直径d=800mm。根据土层分布资料,选择层厚为4.5m的层⑧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因此初步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m。则桩长为:=4.3+3.8+2.8+2.3+4.4+3.0+2.5+2.9+5.7+0.8+2-2=32.5m2.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因为直径800mm的桩属于大直径桩,所以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1)其中桩的周长==2.513m;桩端面积==0.503㎡;、为别为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1,==1。根据所给土层及参数,计算:=2.513×1×[23×(4.3-2)+20×3.8+28×2.8+40×2.3+28×4.4+48×3.0+66×2.5+58×2.9+60×5.7+52×0.8+60×2]+1×710×0.503=3883.6kN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后,再按下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其中为安全系数,取=2。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则=3883.6/2=1941.8kN。二.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桩数=F/=9200/1941.8=4.7,所以暂取桩数为6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非挤土灌注桩的最小中心距为3d,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取桩中心距为2.5m,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的距离取为0.8m。则承台长度=2×(2.5+0.8)=6.6m,承台宽度=2×0.8+2.5=4.1m。承台平面示意图如下:4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三.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并验算1.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对于此类情况,应按下式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3-1)其中为承台效应系数,可根据/、/等参数查表得到。当计算桩为非正方形排列时,,A为承台计算域面积,为桩数。=2.124,=2.655,=0.126,通过查表,可取为0.06。为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5m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厚度加权平均值,由资料可得,为80kPa。为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为桩身截面面积。则=(6.6×4.1-6×0.503)/6=4.007㎡。则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941.8+0.06×80×4.007=1961.1kN2.确定各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各桩顶荷载设计值可由下式计算:5基础工程课程设计(3-2)式中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为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名187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