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二第5周周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赤道不穿过的大洲是()读图,回答2~4题。2.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的名称分别是()A.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B.亚洲南美洲非洲北美洲C.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D.北美洲非洲南美洲欧洲3.甲、丙两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土耳其海峡4.乙、丁两大洲位于()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5.下面四幅图,表示北半球的是()6.下图中反映北美洲轮廓的是()7.历时159天,中国海军“郑和”舰于2012年9月21日圆满完成名为“和谐使命”的环球航行任务。下图是“郑和”舰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途中,“郑和”舰()1A.在①处经马六甲海峡驶向印度洋B.在②处经苏伊士运河驶向印度洋C.在③处经直布罗陀海峡驶向太平洋D.在④处经巴拿马运河驶向大西洋8.读图,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9.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10.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11.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读四大洋面积比例图(%),与A、B、C、D四个大洋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C.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3.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14.张强在课堂上当了一回地理学家,你知道他正在讲述什么内容吗?与右图资料对应的地理学习内容是()A.气候分布B.板块构造C.海陆分布D.地图绘制215.当地时间2012年4月1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据下图分析,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1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B.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C.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处于亚欧板块内部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18.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D.②山脉会消失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读图,回答19~21题。19.图中A所代表的大洋是()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20.智利的首都在阿根廷首都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1.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处C.位于板块内部D.位于山地迎风坡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323.关于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伊士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B.巴拿马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C.白令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24.下列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地带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B.地中海C.红海D.日本群岛25.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接错误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海平面上升C.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的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D.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的形成——地壳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洲,图上用字母表示。(2)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是洲,图上用字母表示。(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洲,图上用字母表示。(4)赤道横穿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