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6分)1、古诗文默写。(12分)(1)默写杜牧的《泊秦淮》全诗,。,。(2),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3)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运用想象,设想未来与亲人重逢的诗句是:“,。”(5)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迸溅(bèng)瀑布(pù)诅(zǔ)咒伫(chù)立忍俊不禁B、嶙峋(xún)啜泣(chùo)贪婪(lán)气氛(fèn)头晕目眩C、收敛(liǎn)宽恕(shù)固执(zhí)骸(hái)骨心旷神怡D、提防(tí)静谧(mì)喑哑(yìn)懊(ào)恼更胜一筹3、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以下问题。(6分)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huòdá();处于jiǒngjìng()的时候能自嘲的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失意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尽管是有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我们每天都要开心一笑……(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字词。(2分)①huòdá()②jiǒngjìng()(2)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2分)改正后的句子为:(3)联系上下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语句。(2分)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失意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4、名著阅读填空:(3分)衔肉的狗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被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1)以上这则故事出自世界文学名著《》(1分)(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2分)5、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探究结果。(2分)美国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出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声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的睡着了,而第二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探究的结果:二、古文阅读:(17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并请回答文后问题。(12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二石兽并沉焉()②尔辈不能究物理()③阅十余岁()④一老河兵闻之()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石兽为什么会在河上游出现?请简述老河兵的理由。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