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一、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等经管类专业二、课程目的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任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内容及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学习《基础会计学》要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时分配本课程课堂教学总课时为72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序号课题教学时数一总论10二帐户与复式记帐10三会计凭证与帐簿4四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4五期末帐务处理8六财务会计报告12七会计核算形式6八会计工作组织8九机动十复习、考试总计72四、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重点与难点】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明确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会计核算方法与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1会计的基本概念1.2会计的对象和任务1.3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1.4会计核算方法1.5会计人员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重点与难点】会计要素体系及其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复式记帐原理与应用。借贷记帐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关系,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1系和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运用是学习会计核算的基础。【教学内容】2.1会计等式2.2会计科目2.3账户2.4复式记账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重点与难点】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在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包括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结合管理要求正确地设置账户、使用账户及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进行账务处理;成本计算的原理及应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特点及其主要经济业务;掌握主要经营过程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并能够运用这些账户对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基本业务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理解企业成本计算的内容和一般程序,掌握成本计算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3.1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3.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3.3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3.4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3.5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3.6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第四章、帐户分类【重点与难点】按用途结构分类中的调整账户和跨期摊配账户的掌握和使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账户分类的方法,熟悉账户按不同标志分类的内容,正确把握各类账户的特点,从而达到正确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教学内容】4.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4.2账户按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五章、会计凭证【重点与难点】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填制要求;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填制要求;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关系;了解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与格式,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要求,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教学内容】5.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5.2原始凭证5.3记账凭证5.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2【重点与难点】日记账,总分类账等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总账、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账簿的使用规则和登记要求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设置账簿的意义;日记账、总分类账等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熟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内在联系,掌握两者之间的平行登记方法,并认识其意义;熟悉账簿使用规则和登记要求;了解对账的内容和结账的方法。【教学内容】6.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6.2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