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C.用精密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2.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⑥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A.除①外都对B.除⑥外都对C.④⑤不对D.全都正确3.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溶液是()A.氢硫酸B.硫酸钠溶液C.漂白粉D.浓硫酸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5.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A.蒸发B.过滤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6.实验中需2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B.950mL,201.4gC.950mL,212gD.1000mL,201.4g7.下列关于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B.在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C.熄灭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简便合理的方法就是用湿抹布盖灭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沿杯壁加入浓硫酸8.每次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铂丝都要用试剂洗涤,这种试剂是()A、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C、硫酸D、氢氧化钾溶液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无银镜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B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C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D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B.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D.未冷却至室温直接把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中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2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1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结论或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纸层析分离铁盐和铜盐,铁盐在滤纸上运动比铜盐快,说明铁盐亲脂性强于铜盐B、能用普通过滤分离的混合物都可以采用减压过滤,且减压过滤速率快。C、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放出液体后,移液管尖嘴部分残留液体不要吹出D、减压过滤实验中,接滤液的仪器名称是吸滤瓶13.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B.金属钠通常密封保存在煤油中C.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D.在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形成“水封”,以减少溴挥发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入某种液体收集NO气体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中: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不同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大小B.为了精确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当两者混合后,立即读取温度计的读数,防止热量散失C.将铁粉、碳粉、少量氯化钠和水混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