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2016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3.赵翼《簷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这说明清朝()A.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D.中央机构分权制衡4、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5.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B.经济政策制定在于维护封建统治C.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6.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7.“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A.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8.《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A.抑制商贾发展B.提倡粮食节俭C.严禁商品流通D.稳定酒类物价9.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10.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11、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