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宁海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4分)1、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歼灭(jiān)模糊(mú)地窖(jiào)消耗(hào)锐不可当B、要塞(sài)阻遏(è)蜿蜒(wǎn)肃穆(mù)眼花缭乱C、懊丧(ào)晨曦(xī)箱箧(qiè)掠夺(luǒ)张皇失措D、鞠躬(jū)荒谬(miù)角落(jiǎo)脂粉(zhī)富丽堂皇2、古诗文默写(10分)(1)、《长歌行》一诗中,将“,。”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所表达的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2)、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3)、补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5)、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都被告知她的微笑如何富有魅力,而我更欣赏的则是她的那份①(恬适、豁达)和宁静。美妙的音乐在不宁静中使人进入宁静,卓越的雕塑在宁静中使人变得不宁静。宁静是一种伟大孕育的结果。有了金钱你就幸福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爱情而苦恼。有了权力你就惬意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上司的脸色而不安。?,。然而,如果你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宁静最大的好处是②(超然、淡然)。宁静是一种境界。(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①②(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3)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仿写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中的“铭”字,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不是用韵的。B、新闻的基本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主体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C、《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孙犁,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班级姓名考号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作者是雨果,他是德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5、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根据下列材料,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2分)【材料一】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探究结果:(1)(2)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回答以下问题(12分)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