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预防中耳炎教学目标:1、中耳炎是怎样引起的?2、如何预防中耳炎?教学准备:耳朵模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中耳炎是因细菌侵入耳而引起发炎的一种耳病,分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两种。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听力障碍,患耳有阻塞感。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内剧烈疼痛,发烧,有时耳朵还流脓,严重的还会出现耳膜穿孔和耳聋。二、学习新课1、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1)讲述: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耳。(2)谈话:A:你知道哪些事容易伤害耳?B: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3)讲解:鼓膜在耳收听声音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特别重要,可是鼓膜又最易受到伤害,如果鼓膜破裂,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了保护鼓动膜,我们应该做到:A:不要用尖硬的东西挖耳朵,以免刺破外耳道和鼓膜。B:听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张口,这样可以避免震破鼓膜。C:要预防鼻烟、咽炎,因为鼻、咽与中耳相通,如果鼻、咽发炎,病菌有可能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会损伤听小骨或使鼓膜穿孔。D:不要让污水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要把外耳道内的水擦干,以免引起中耳炎。2、那么,如何预防中耳炎呢?(1)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2)若已患感冒,擤鼻涕时不要用力过猛,鼻涕可向后抽吸,由口吐出。(3)不要用不干净的硬物掏耳朵,最好戒除挖耳的习惯。(4)游泳或洗浴后的耳道积水,可以头歪向一侧并辅以单脚跳的动作排除或用干净的棉签吸干。(5)若已患高麻疹、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要注意口腔、鼻腔的卫生。作业:中耳炎是怎样引起?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