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学期高三政治月考一试卷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读下边漫画“宝宝快跳!”,从唯物论角度看,父母的要求是()A.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B.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C.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2、“嫦娥奔月”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就世界的本原来看,“嫦娥奔月”的传说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发现,地球上除了固体、液体和气体,在鸡眼中还存在一种新物质状态——“紊乱超均匀态”,这种新物质状态具有独特晶体效能,同时也具有液体弹性。该发现说明()①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②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科学家是天生好奇的人,他们试图去发现许多观察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家是有耐性的人,因为自然界在缓慢的展示着它的奥秘。科学家是认真仔细的人,他们必须经常验证他们的结论,他们十分清楚:科学的解释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他们常常是暂时的。”科学家具有天生好奇的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表现为()①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②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发现共性③善于创造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④善于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的科学④正确的学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世界是物质的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有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城镇化速度如果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会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出现空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有()①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只会事与愿违②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具有客观性,我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应推动规律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④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无法拒绝所以只能固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①人类对自然规律可以进行适时改造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③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下列四句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名言体现的哲理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你把周围的人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语言是美丽的花朵,行动才能真正结果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矛盾双方在一定...